圣母大教堂: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到圣谢尔盖三一修道院

文档创建者:通往俄罗斯
浏览次数:196
最后更新:2025-05-28

建筑历史学家和摄影师威廉-布鲁姆费尔德(William Brumfield)重点介绍了 15 世纪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教堂的美丽和卓越,以及几个世纪以来它在俄罗斯各地的无数复制品。
   

谢尔吉耶夫波萨德,三一圣谢尔吉修道院,东南面景观。从左起:钟楼、圣母大教堂、施洗约翰诞生门教堂、圣门和东墙。1980 年 4 月 18 日  20 世纪初,俄罗斯化学家和摄影师谢尔盖-普罗库金-戈尔斯基开发出一种复杂的鲜艳彩色摄影工艺。他将摄影作为一种教育和启蒙的形式,这一点通过他拍摄的俄罗斯中心地带历史遗迹中的建筑纪念碑得到了体现。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的加冕礼。P. G. Vasenko,Romanov Boyars and the Enthronement of Mikhail Fedorovich(圣彼得堡,1913 年)出版的 1673 年插图的复制品。 他还创办了一家为书籍制作彩色插图的公司,例如 1913 年为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周年纪念发行的大型画册。在这本书中,普罗库丁-戈尔斯基复制了为 1673 年赠送给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的画册制作的水彩微型画,该画册专门介绍了他的父亲、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位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于 1613 年登基的事件。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东南视角。2012 年 6 月 17 日 复制品包括一幅描绘 1613 年 7 月 11 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举行的庄严加冕仪式的作品。初级艺术家伊万-马克西莫夫(Ivan Maksimov)忽略了绘有壁画的墙壁,但大教堂宏伟的圣像屏风被描绘在右侧。         

谢尔吉耶夫波萨德,圣谢尔吉耶夫三一修道院。圣母大教堂,东南视角,前景:修道院南墙和圣芭芭拉回廊。1999年5月29日
起源

几个世纪以来,位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金顶圣母(乌斯宾斯基)大教堂一直是俄罗斯最崇高的纪念碑,是俄罗斯历史、政治、文化和东正教的中心。即使在圣彼得堡建城之后,俄罗斯每一位统治者的加冕仪式都在这座大教堂举行,包括 1896 年 5 月 26 日尼古拉二世的加冕仪式。

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西侧景观。右图:圣母井上的小教堂。1979 年 12 月 13 日 圣母降临大教堂供奉的是东正教神学中最受尊崇的奥秘之一--圣母降临,它指的是圣母玛利亚从这个世界转移到天国。东正教圣像画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在使徒们的簇拥下入睡的情景--"休眠"(俄语 "uspenie")一词源于拉丁语动词 "dormire",意为 "睡觉"。在这一时刻--实际上是玛利亚的死亡--基督在玛利亚 "就位 "前三天接受她的灵魂进入天堂,在 "就位 "过程中,她复活的身体被带到天堂。

圣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降临大教堂,南景。1992 年 6 月 3 日 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的起源与莫斯科权力的崛起密切相关。1326 年,俄罗斯教会的领袖、弗拉基米尔大主教彼得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作为自己的实际居所。大主教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人们认为莫斯科宫廷可以提供更好的照顾。在大王子伊凡一世(卡里塔)的精心策划下,这一举动不仅对莫斯科的政治和宗教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莫斯科的建筑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东景。1995 年 5 月 15 日 菲奥拉万蒂的圣母降临大教堂是为俄罗斯统治者加冕和俄罗斯东正教都主教(后来的教长)就职而设计的宏伟庄严的场所,代表了两种文化的完美结合,即俄罗斯文化(拜占庭传统)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精神所体现的西欧文化。

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降临大教堂,东立面,模仿克里姆林宫圣母降临大教堂设计的尖顶结构。1987 年 8 月 7 日
精益求精

在俄罗斯中世纪历史上,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15 世纪晚期圣母大教堂的仿制品层出不穷,这不仅象征着莫斯科对俄罗斯土地的收复,而且还以有形的形式在其扩张领土的战略要地再现了莫斯科的主要圣地。尤其重要的是位于谢尔吉耶夫波萨德(Sergiev Posad)的圣谢尔吉奥斯修道院(Trinity-St. Sergius Monastery)的圣母降临大教堂(Dormition Cathedral),该修道院由拉多涅日的圣谢尔吉奥斯(St. Sergius of Radonezh)于 1337 年作为一个单独的隐修院开始建造,并逐渐扩大成为莫斯科修道院的中心。

圣谢尔吉奥斯修道院。圣母大教堂,东立面,中央壁画《旧约三位一体》的天顶。1987 年 8 月 7 日 三一-谢尔盖修道院的圣母降临大教堂是由沙皇伊凡四世(恐怖沙皇)委托建造的,1559 年,他亲自参加了启动该项目的宗教仪式。1564 年,一场灾难性的大火将修道院的大部分夷为平地,沙皇在其统治后期对修道院领导层的不信任态度也导致工程延期完工。直到伊凡去世一年后的 1585 年,教堂才完工并举行了祝圣仪式。

三位一体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冲天炉和十字架,西南视角。1992 年 6 月 3 日 尽管相隔了一个世纪,但圣三一-谢尔盖修道院的圣母降临大教堂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都是对克里姆林宫原型最忠实的再现。虽然它比克里姆林宫的 Dormition 大教堂略大(29.2 米 x 42.3,而不是 27 米 x 39.75),但它再现了一些独特的结构细节,如由五个部分组成的天顶与东立面的塔楼融为一体、中层的大型拱廊带、统一高度的半圆形檐口("zakomary")、平等的檐口划分以及大型中央鼓和冲天炉。圆顶的形状最初与克里姆林宫大教堂的圆顶相似,但后来被更高的洋葱圆顶所取代。

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中央过道,东南方向朝圣像屏和南桥墩的视角。天花板拱顶上的圣母降临壁画。1998 年 5 月 24 日 还有一些明显的不同之处,例如,在莫斯科圣母院大教堂中,十字形的墩柱而不是圆形的柱子增强了内部空间的感觉,而且使用砖而不是石灰石作为基本的结构材料。修道院大教堂的比例较为厚重,缺乏克里姆林宫大教堂那种受文艺复兴启发的和谐感。然而,外观和内部装饰却大致相似。

内部壁画升级


圣三一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北过道,西北穹顶,基督以马内利壁画。右:天花板拱顶上的圣母降临壁画。1998 年 5 月 24 日 覆盖内墙的壁画直到 1684 年才绘制完成--这反映了大教堂建成后那个多灾多难的世纪。壁画一经委托,由雅罗斯拉夫尔大师德米特里-格里戈列夫(又名德米特里-格里戈列维奇-普列汉诺夫)率领的 35 位画家在短短三个月内完成(相比之下,克里姆林宫圣母降临大教堂的壁画绘制于 1642-43 年)。

圣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东南方向朝向圣像屏和中央穹顶的景观。1998 年 5 月 24 日 德米特里-格里戈列夫(1642-约 1700 年)是 17 世纪俄罗斯最有成就的艺术家之一,是伟大的雅罗斯拉夫尔圣像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其他主要作品包括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大天使大教堂、沃洛格达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和罗斯托夫的圣母大教堂的内部装饰,这些作品在苏联时期遭到严重毁坏。

三位一体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带烛台的中央过道,向东朝向中央穹顶的视角。天花板拱顶上的圣母降临壁画。1999 年 5 月 29 日 圣母降临大教堂墙壁和天花板拱顶上的壁画展示了一系列以基督和圣母玛利亚的生活为主题的场景。最重要的是,主圆顶前的中央天花板拱顶上突出描绘了大教堂的节日--圣母降临节。

圣三一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向东眺望圣像屏和中央穹顶。1998 年 5 月 24 日 巨大桥墩上的壁画以其众多圣洁的俄罗斯王子和教父(拜占庭和俄罗斯)而闻名。桥墩底座的大型圣像箱中陈列着圣像。

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带烛台的中央过道,东面朝向圣像屏和中央穹顶的视角。天花板拱顶上的圣母降临壁画。1999 年 5 月 29 日 目前宏伟的五层镀金圣像屏是在 18 世纪之交为 76 幅主要绘制于 17 世纪晚期的圣像而建成的。主过道上有两盏青铜吊灯,是 17 世纪克里姆林宫军械库工坊制作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辅助建筑


三位一体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为迎接三一节(复活节后 50 天,圣灵降临),内部装饰着白桦枝桠。绿色的枝桠象征着复活。1999 年 5 月 29 日 从西入口离开大教堂,回到大教堂广场时,人们会注意到西立面附近还有三座建筑。西南面是圣井旁的圣母降临教堂,这座教堂建于 17 世纪末,位于 1644 年出现的泉眼上。这种丰富的装饰风格通常被称为 "纳列什金巴洛克",这是以彼得大帝的娘家命名的,彼得大帝的娘家在十八世纪之交建造了几座这种风格的教堂。几步之遥的泉水出口处有一个装饰性的顶棚,游客可以在那里饮用圣水。

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描绘地狱罪人的西墙,最后审判壁画的一部分。1999 年 5 月 29 日 虽然外观上并不显眼,但在圣母大教堂的西面还有一个重要的纪念碑--沙皇鲍里斯-戈杜诺夫及其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安葬教堂。这里不是解释他短暂统治(1598-1605 年)的复杂历史的地方,他的统治充满了危机、叛乱或灾难性的后果。

  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大教堂。北墙上的壁画描绘了大公会议(下行)、对圣母的阿卡提斯赞美诗中的图案以及基督的生平场景。1999 年 5 月 29 日  值得一提的是,1605 年 4 月,鲍里斯突然去世,他 16 岁的儿子成为沙皇费奥多尔二世,在位约六周,后因宫廷阴谋被推翻,并于 6 月与母亲玛丽亚一同被杀。直到第二年,三人的遗体才被重新安葬在圣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的圣母安息大教堂。

圣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母井上的小教堂,西侧景观。1992年6月3日 费奥多尔的妹妹秋莎曾获准生活,但遭到虐待,后来被迫进入修道院。她于 1622 年去世后,遗体被安放在同一个墓穴中。现在的小礼拜堂建于 1782 年,是对圣母降临大教堂西侧部分进行改建的结果。

  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圣泉上的天棚(左)和圣母井上的小教堂,西侧视图。背景:圣母大教堂。1992年6月3日 圣三一-圣谢尔盖修道院内还有许多其他圣地,包括其十五世纪早期的圣三一大教堂。

圣三一谢尔盖修道院。据说埋葬着鲍里斯-戈杜诺夫(Boris Godunov)、他的妻子玛丽亚(Maria)和两个孩子的遗骸的小教堂。背景:圣母大教堂,西面。1987 年 8 月 7 日
<em>20世纪初,俄罗斯摄影师谢尔盖-普罗库丁-戈尔斯基(Sergey Prokudin-Gorsky)发明了一种复杂的彩色摄影工艺。1903 年至 1916 年间,他游历了俄罗斯帝国,用这种在玻璃板上曝光三次的方法拍摄了 2000 多张照片。1918 年 8 月,他离开俄罗斯,最终定居法国,并在那里与他收藏的大部分玻璃底片以及 13 本接触式打印相册重聚。1944 年他在巴黎去世后,他的继承人将这些收藏卖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21 世纪初,美国国会图书馆将普罗库金-高尔斯基的收藏数字化,并向全球公众免费开放。现在,一些俄罗斯网站也有该藏品的版本。1986 年,建筑历史学家兼摄影师威廉-布鲁姆费尔德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举办了首次普罗库金-戈尔斯基摄影展。从 1970 年开始,布鲁姆费尔德在俄罗斯工作了一段时间,拍摄了普罗库金-戈尔斯基所到过的大部分景点。这一系列文章将普罗库金-戈尔斯基对建筑遗迹的看法与布鲁姆费尔德几十年后拍摄的照片并列在一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发表评论已发布 2

曲与曲

发表于 2025-5-23 07: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这段文字讲述了威廉·布鲁姆费尔德和谢尔盖·普罗库丁-戈尔斯基对于俄罗斯建筑和历史的独特视角,特别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圣谢尔吉耶夫波萨德修道院的美丽与重要性。能通过他们的摄影作品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真的很令人震撼。在经历了多个世纪后,这些建筑依旧屹立不倒,象征着俄罗斯的宗教信仰和政治中心,而普罗库丁-戈尔斯基的彩色摄影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其辉煌历史的窗口。希望未来有更多机会探索这些迷人的地方!

金生金世

发表于 2025-5-28 02: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和圣谢尔吉耶夫波萨德的历史与建筑美学,真的很引人入胜!特别是对于圣母大教堂的描述,让人想起那些辉煌的加冕仪式和深厚的东正教传统。摄影师普罗库丁-戈尔斯基的作品也让我对俄罗斯的建筑与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看到这些建筑风格如何在不同时期和地点演变,确实让人感到震撼。期待能亲自去这些地方一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

电话

合作:15566055599 广告:15566055599

APP

顶部